close

相信大家小時候都聽過大人說3餐要定時定量,但腦中總會浮現”不餓幹嘛要吃的想法”,或有些人可能跟柯提斯一樣,吃不是因為餓,而是因為時間到了,不管怎麼樣,通常我們吃東西就是會很規律、固定餐數的3餐,或是3餐加1~3點心的4~6餐,但如果我們不是的固定餐數,而是有時多餐有時少餐,我們的身體會發生什麼事呢?

2005年的一篇(研究),研究團隊讓受試者分別進行兩種飲食方式

分組.jpg

首先讓我解釋一下,實驗中所說的一餐,不一定是我們常說正餐,研究者是將吃入或喝入任何有熱量的東西,且與上一次吃或喝相隔一小時以上的話,就當作一餐。然後研究團隊規定不規律組每天吃的餐數,是為了讓不規律組每天平均也是吃6餐。

結果發現:

結果.jpg

※攝食產熱量效應(Thermic effect of food; TEF):攝入食物後,身體消化吸收食物等所消耗的熱量,一般認為TEF高,則食物留在身體的熱量就會較低(反過來說…)

※胰島素敏感:簡單來說,是身體細胞對胰島素的反應程度,身體對胰島素不敏感,稱為胰島素阻抗,與糖尿病、高血脂的發生有關。

 

對於實驗結果,或許可以這樣解讀:

1.如果你常要吃不要吃的,或是因為工作關係,偶爾多餐偶爾少餐,那你可能不知不覺已經吃下更多東西,也漸漸導致代謝異常。

2.研究者將吃入或喝入任何有熱量的東西都當作一餐,在我們生活情況中就類似零食跟飲料,所以隨興的吃吃喝喝很可能就讓我們胖胖胖以外,代謝(胰島素)也異常了(但請不要決定固定每天吃零食….)

 

後記:可能有人會覺得,人生已經那麼難,吃東西還要固定餐次,但作者在討論有提到,比起瘦的人,胖的人更容易因為餐數不固定而吃更多,所以要減重的朋友更要注意規律進食。

 

arrow
arrow

    營養書僮柯提斯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