close




夏天到了就是要減重阿,但防疫期間不建議太劇烈減重,避免免疫力下降太多,病毒趁虛而入。
世界上許多減重方法,通常牽涉到共同條件-降低熱量攝取,持續性的熱量雖然有助於減重,但往往也容易復胖,其中一個因素就是基礎代謝率(或是安靜能量消耗REE)的降低),使得所需能量降低,所以就容易復胖,但如果是間歇性的熱量限制(Intermittent energy restriction,圖表上的INT)呢?
一篇研究:Intermittent energy restriction improves weight loss efficiency in obese men: the MATADOR study.比較了間歇性熱量限制,跟傳統的持續性熱量限制,在減重的效果。
作者找了一群肥胖的朋友,分為兩組,一組持續性限制熱量(後稱連續組):每天攝取的熱量為維持體重所需熱量的67%,連續16周。
一組為間歇性熱量限制(後稱限制組):連續兩周攝取的熱量為維持體重所需熱量的67%,接著兩周攝取維持體重所需熱量,然後再兩周攝取67%熱量,循環下去,總共熱量限制時間也是16周。
(有點像是持續組卯起來減重16周,間歇組則是兩周減重兩周休息這樣)
結果發現:
雖然兩組都有減重效果,但是間歇組的效果較佳,而且間歇組在16周的熱量限制期間,體脂是持續下降,但是持續組,到了第12周就有停滯的情況。
雖然間歇組減的重量比較多,但是降低的安靜熱量消耗(REE)與連續組無差異,如果校正體脂及去脂重後,間歇組的REE明顯高於連續組,甚至有回升現象,代表間歇組的代謝率較佳,較不受減重影響。
REE的保留也反映在實際REE跟預測REE的差距上,連續組的實際REE明顯低於預測REE,間歇組的實際REE則接近於預測REE,意思是連續組REE降低幅度,已經超過單純體重減少所造成的影響,間歇組的REE降低,比較是因為體重減少所導致,簡單來說就是,連續性熱量限制,會讓代謝率掉的更嚴重,間歇組則較能維持REE。
作者在熱量限制期後,進行了8周的體重維持期(提供維持體重所需熱量的餐點)跟6個月追蹤期(隨意吃),兩組在追蹤期體重體脂都上升了,但是間歇組仍有明顯減重減脂效果,但連續組明顯復胖了。
從實驗結果來看,如果要減重,比起卯起來減,還是給自己一點休息時間比較好,但作者回顧了幾篇研究,即使是間歇性熱量限制,但非熱量限制的那幾週,如果是隨便吃沒有管熱量的話,最後結果也不會像本研究那麼好,所以熱量還是要注意。
然後為什麼實驗中是採兩周限制兩周休息,作者解釋熱量限制時,身體改變REE有個兩階段改變:早期-細胞代謝對熱量限制的反應,晚期-體重減輕導致REE改變,這兩階段大概是兩周,所以作者認為兩周就可以休息一下,最終實驗結果看起來也是不錯。
最後的最後,如果大家想要減重,除了熱量不要太嚴格限制,配合提高蛋白質攝取跟阻力訓練外,安排自己的熱量週期也是很有幫助的。
全站熱搜